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38篇
  免费   730篇
  国内免费   651篇
教育   10633篇
科学研究   4778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788篇
综合类   1291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230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306篇
  2021年   547篇
  2020年   587篇
  2019年   488篇
  2018年   373篇
  2017年   387篇
  2016年   517篇
  2015年   680篇
  2014年   1341篇
  2013年   1489篇
  2012年   1795篇
  2011年   1827篇
  2010年   1256篇
  2009年   1075篇
  2008年   1225篇
  2007年   1380篇
  2006年   1297篇
  2005年   1026篇
  2004年   867篇
  2003年   633篇
  2002年   496篇
  2001年   368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10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1.
为提高锚泊安全评价精度,保障船舶锚泊安全,针对传统锚泊安全评价方法未考虑评价等级界限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等问题,将正态云可拓理论应用于锚泊安全评价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基于可拓学的简单关联函数确定权重的方法分别确定锚泊安全评价指标的主观和客观权重,通过经验因子将主观与客观权重进行结合。构建基于正态云可拓理论的锚泊安全评价模型,计算待评物元与标准可拓物元的关联度,通过信息熵理论确定锚泊安全等级。根据信息熵理论定义可信因子,使得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易于定量计算。实例计算验证了本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2.
李陈 《体育科研》2019,(2):21-32
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主要矛盾是市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正为向市民提供多元化需求的公共体育设施而努力。本文根据“30分钟体育生活圈”的要求,对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效应进行研判,得出:(1)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呈现等级性,空间上呈现“中心-外围”特征,形成了“市-区-街道”三级空间尺度的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2)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与人口密度分布呈正相关关系。健身点密度、市民球场、市民健身房、市民健身步道与人口密度分布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农民健身工程与人口密度分布呈现较强的负相关关系。(3)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密度区域差异显著。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正处于数量增加向质量提升的过渡阶段,正建设与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公共体育设施与配套服务。(4)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总体评价较好,但存在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等问题。调查显示,居民对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总体评价较好,满意度评价较高,但未满足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在软件环境建设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3.
坦桑尼亚是"一带一路"倡议通向非洲、辐射非洲内陆的重要门户,它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面临交通基础设施严重短缺问题。基于坦桑尼亚公路、铁路、机场、港口、人口和城市分布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交通通达指数模型,从县域与城乡两个层面对坦桑尼亚交通通达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坦桑尼亚县域交通通达水平空间分布极不均衡,高值连片区主要位于东北沿海和维多利亚湖沿岸,低值连片区主要位于中央铁路线中段以北、中央铁路线南部的广大地区;2)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殖民历史、政府政策等影响,城市与乡村地区之间的交通通达水平差异十分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坦桑尼亚制定区域交通发展政策和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对中-坦产业精准对接和产能转移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24.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techniques that primarily rely on keyword-based linking of the query and document spaces face challenges such as the vocabulary mismatch problem where relevant documents to a given query might not be retrieved simply due to the use of different terminology for describing the same concepts. As such, semantic search techniques aim to address such limitations of keyword-based retrieval models by incorporating semantic information from standard knowledge bases such as Freebase and DBpedia. The literature has already shown that while the sole consideration of semantic information might not lead to improved retrieval performance over keyword-based search, their consideration enables the retrieval of a set of relevant documents that cannot be retrieved by keyword-based methods. As such, building indices that store and provide access to semantic information during the retrieval process is important. While the process for building and querying keyword-based indices is quite well understood, the incorporation of semantic information within search indices is still an open challenge. Existing work have proposed to build one unified index encompassing both textual and semantic information or to build separate yet integrated indices for each information type but they face limitations such as increased query process tim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o use neural embeddings-based representations of term, semantic entity, semantic type and documents within the same embedding space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a unified search index that would consist of these four information types. We perform experiments on standard and widely used document collections including Clueweb09-B and Robust04 to evaluate our proposed indexing strategy from both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perspectives. Based on our experiments, we find that when neural embeddings are used to build inverted indices; hence relaxing the requirement to explicitly observe the posting list key in the indexed document: (a) retrieval efficiency will increase compared to a standard inverted index, hence reduces the index size and query processing time, and (b) while retrieval efficiency, which is the main objective of an efficient indexing mechanism improves using our proposed method, retrieval effectiveness also retains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the baseline in terms of retrieving a reasonable number of relevant documents from the indexed corpus.  相似文献   
25.
[目的/意义] 以短租类共享服务平台为例,构建共享服务平台资源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帮助此类平台企业高效地识别出存在信息质量问题的资源,提高平台整体的信息质量水平。[方法/过程] 首先基于信息传播学相关理论,对共享服务平台信息传播过程进行总结。然后根据共享服务平台信息传播的参与主体和访谈原始资料分析,构建共享服务平台资源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信源质量、信息内容质量和信息效用质量三个维度。最后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信息质量评价方法,并使用Matlab2018a软件对采集的100组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和仿真验证。[结果/结论] 提出共享服务平台资源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短租类共享服务平台为例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验证,实验证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6.
基于峭度指标的FastICA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计算效率,被广泛应用于多光谱图像的特征提取。经典的FastICA算法基于固定点迭代法得到图像的各个独立成分,在迭代过程中,每一个独立成分的求解都需要所有像元的参与。因此,当数据量较大或图像中像元较多时,FastICA的计算量很大,此时它的速度优势就会大打折扣。遥感数据一般都具有较大的尺寸,因此如何将FastICA直接应用于遥感数据,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通过引入多光谱图像协峭度张量的概念,将FastICA的固定点迭代问题转化为代数形式的张量计算,避免每次迭代过程中需所有像元参与的缺陷,因而大大降低计算复杂度。多光谱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明显快于传统的基于峭度指标的FastICA算法。  相似文献   
2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道德认知发展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以国家出台的各类关于学生道德、品德发展的文件、中小学生手册和奥林匹克精神等为依据,构建出青少年体育品德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体育精神、体育品格、体育道德行为3个一级指标,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竞争开拓精神、拼搏进取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法制精神、爱、志、信、义、体育道德意应能力、体育道德创造能力和体育道德自我教育能力14个二级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出各指标的权重。青少年体育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适用性及操作性。  相似文献   
28.
网络舆情衍进指数构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提出和构建网络舆情衍进指数,以描述网络舆情演化过程中常衍生出新的子话题的现象,对于舆情预警、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方法/过程]以文本聚类结果和文本聚类有效性为依据,提出网络舆情衍进的判别标准和舆情衍进指数的构建过程,并以"教科书老赖"这一事件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所构建的舆情衍进速率指数可以用于描述舆情衍进。在突发期阶段话题舆情衍进指数最高,此后逐渐下降,这一阶段的舆情衍进最为剧烈,子话题的出现呈现爆发性增长;舆情衍进指数在舆情蔓延期内出现阶梯式下降,此后保持为负值,舆情的子话题开始逐渐减少,舆情内容本身由发散转为收敛;进入消散期后,子话题数量趋于稳定。作为舆情衍进速率的测度和舆情衍进的判别方式,舆情衍进指数为舆情监管和舆情预警提供了全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29.
采用文献法、测试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武汉市十三个行政区内528名以太极拳为主要体育健身方式的老年人为样本,以马步蹲起、弓箭步蹲起、肘撑侧桥、肘撑侧桥举腿等与日常生活活动相关联的四个基础动作为测试内容。研究表明,受试人群普遍存在下肢与躯干的功能性力量不足、左右侧肌肉链力量不均衡的问题。虽然样本人群经常进行以太极拳为主要形式的体育锻炼,但在锻炼过程中侧重于套路技能的演练,对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认识不足及缺乏相应的训练方法,存在科学性盲区,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0.
ABSTRACT

Libraries use surveys and other instruments to gather feedback from their users. However, with competition from many other campus entities requesting input, how can survey fatigue be avoided? To gather this feedback, the Social Sciences Reference Desk utilized a short, fun and easy method. Each week for 10 weeks during the fall semester of 2017, the reference assistants wrote a survey question on a whiteboard and provided sticky notes for patrons to write their answers. The survey provided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patrons’ needs and expectations. It also fostered changes that were easily implemented to improve the delivery of library ser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